2020年,距离首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已经过去十年。十年来,消费金融公司由首批4家扩展到目前已开业的26家,可以看到,消费金融市场正蓬勃发展,消费分期的观念也正在被新一代年轻人所接受。借着首家消费金融公司落地十周年的契机,WEMONEY研究室推出“消金十年回头望”专题报道,邀请业内大咖一起回望十年来时路,复盘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过程,直面当前发展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展望下个十年消费金融在中国如何发展。本期WEMONEY研究室邀请了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赵国庆。

2009年,原银监会正式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确定北京、天津、上海、成都为4个首批试点城市,拉开了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序幕。2010年,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等四家公司相继开业。2013年,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试点城市范围,新增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马上消费金融正是在第二批扩大试点中成立的。2015年6月开业至今,马上消费金融一跃成为消费金融行业头部平台之一,而今年也恰逢马上消费金融成立五周年。
从零开始,创立马上消费金融
2014年4月,赵国庆从老东家辞职,选择从零开始创业,投身消费金融行业。2015年6月19日,马上消费金融正式开业。为什么当时他会选择了这个行业?
赵国庆表示, 选择消费金融行业是顺应了时代和市场趋势。当时,消费金融在中国属于新兴的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很大的想象空间,同时消费金融行业对消费、对实体经济、对普惠金融和民生具有积极意义,是大有可为的行业。
对于消费金融市场而言,2014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蚂蚁借呗等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明星”产品相继上线。第二年,“微粒贷”也横空出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张。
赵国庆告诉WEMONEY研究室,京东白条、蚂蚁花呗、微粒贷等产品的诞生,正是消费金融市场高度开放、百花齐放、多元生态、市场化竞争的一种体现。 巨头的加入,说明消费金融市场一片蓝海、前景广阔,也会推动市场更有活力和动力。
而彼时,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也如火如荼,P2P网贷机构快速扩张,然而,赵国庆却选择了一条相对艰难的道路——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在2014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行业P2P盛行,去中心化、监管套利、金融自由化的思潮下,我们没有去做P2P,而是选择了壁垒很高的持牌经营的道路。因为我认为做金融要对监管、对合规、对风险有敬畏之心、拥抱之心,把责任和风险放在第一位,这是对行业、对社会、对用户的责任与担当。”赵国庆说。
创业五年,走对了三条“路”
时光荏苒,转眼间,马上消费金融在2020年6月19日迎来了五周年庆。回忆起创业初期的时光,赵国庆感慨不已。
“在创业初期,我在办公室睡了1000天,飞过无数次的红眼航班,创业至今,仍然保持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以上。我不仅住在办公室,也没有司机,我永远会坚持坐经济舱……我们团队每一个人也都是这么做的,我们尽可能地节约每一分运营成本,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让利用户、激励员工和团队,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倡导着公司的价值观。这就是我们创业精神的体现。”赵国庆感叹道。

(图: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
创业的历程也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回望过去的五年,赵国庆称走对了三条路。
第一个就是持牌经营的道路。 “我们在那个时代坚持走了持牌的道路,持牌的门槛、壁垒很高。
第二是以创业的形式做消费金融。 赵国庆表示,“过去五年,我们经历了创业的0到1,经历了创业的生与死,深刻感受到创业是九死一生。很多创业者说,要做最难的事,要把自己的手弄脏弄湿。但是我觉得创业确实是知易行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第三是选择了科技自主研发的道路,而不是外包。 “公司自成立之初的全部技术系统都是从0开始自主搭建研发,所有核心技术的自主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外包,所有能力建设也是从0到1坚持自建,包括获客、风控、客服、贷后等能力,这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金、时间成本,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总之,我们选择的发展模式、路径不是最快最舒适的捷径,而是充满挑战、比较难走的路,也是发展质量更高的路径。”
赵国庆表示,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带给公司挑战的同时,也再次切切实实的验证了之前走对的三条路。正是因为拥有前期坚持建设的科技自主研发、全闭环数字化能力以及长期培育的创业精神,通过线上远程办公、48小时内完成云呼叫中心远程办公部署等,马上消费金融抗住了疫情的考验,实现了逆势发展。
疫情来袭,数字化能力带来发展新机遇
不过,赵国庆表示, “疫情对消费金融行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长期来看,行业向好趋势不变。”
同时,赵国庆也提出,短期来看,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线上和线下消费的结构占比将发生变化,结构性交易也会从线下向线上迁徙;二是由于消费者的收入、预期变化,可能导致消费疲弱;三是呼叫中心、贷后管理等密集型业务连续性受影响;四是风险增加,疫情因素可能令部分用户收入和偿债能力、还款意愿等受影响,部分用户可能会借此机会逃废债,给风控带来挑战。此外,还款便利性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这些因素会抬高整个行业的不良率;五是倒逼行业客群上移,由于不良率的提升,必然导致更严格的审批及准入,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会导致出现客群的上移。 这可能会倒逼整个金融向风险承担能力更强、定价更低的用户迁徙。
面对疫情的冲击,有的消费金融公司靠着前期的积累抗得住压力,然而也有一些公司,出现坏账逾期大幅增长、客户减少等问题,那么,这类“黑天鹅”事件给消费金融行业未来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赵国庆认为,疫情带来了两方面的启发。 一是数字化能力的重要性, 数字化能力是战疫有力武器,是企业在疫情中能够快速转危为机的关键。大数据、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是企业应建设全闭环的业务模式, 拥有闭环能力的金融机构可能会在逆境中得到更为快速的修复,没有闭环能力的公司可能会在这个过程当中花费更长的时间。何谓闭环能力?即在获客、风控、科技、客服、融资等全业务流程中均具有完全自主的全能力建设,每一项能力都像齿轮一样环环相扣,从而能在面临危机时形成自我造血、灵活应对、快速修复的能力。

(图:马上消费金融刷脸支付机器)
不久前,2020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数字经济”在今年第三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赵国庆也同样看好“数字经济”的前景。
“未来一段时期,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 从国际上看,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演进,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转型从供给侧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途径。”赵国庆表示。
在数字经济大潮来临时,马上消费金融在转型数字化的布局上有什么计划呢?
赵国庆介绍说: “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是一个机遇, 我们会继续加大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的布局和投入,提升全面数字化闭环能力,在做好自己服务生态的同时,为场景方、资金方提供多元增值服务,在这种垂直生态系统里,有序推进我们的产业数字化, 一边连接金融机构,一边连接消费类的场景,把我们所连接的两端作为进行产业数字化突破的方向。 ”
面对竞争,加强科技能力建立核心优势
十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由最初的4家消费金融公司,到如今已经开业的26家公司,越来越多新入局者加入消费金融的赛道。
2020年,小米、平安消费金融接连开业,光大银行的阳光消费金融也获批筹建开业。而在近期,建设银行、厦门银行、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等多个银行,以及西藏信托等信托公司也宣布了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计划。面对越来越多的“后来者”,以及竞争越发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马上消费金融有何应对策略?
赵国庆表示·, 消费金融行业越来越开放,入局者越来越多,这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常态化的一个趋势。长期来看,消费金融还会有“巨头”加入,消费金融牌照也越来越主流。
“我们非常欢迎各类型机构的加入,也会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市场格局的新变化,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发挥自主获客、科技研发、多元融资、数据决策、智能风控、合规、自主客服和贷后管理等核心竞争力,适应更加多元开放的竞争生态。我们无惧竞争,对自己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因为基于牌照,把我们的科技能力、业务闭环能力、创业价值观植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赵国庆告诉WEMONEY研究室。
除了面对新入局者的竞争,当前,越来越多银行也开始重视零售金融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面对银行竞争时,有何优势和劣势?
赵国庆认为,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银行是错位竞争,在客群上是互补的,主要为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征信空白人群提供易获得、快捷、小额分散、基于消费场景的普惠金融服务。
面对激烈的竞争,消费金融公司该如何做到差异化发展?
赵国庆表示,“以马上金融为例,我们构建了一套数字化风险定量能力和基于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高效运营体系,实现风险定量化,产品和服务个性化、智能化、自动化、实时化。 我们希望通过科技在用户体验,运营效率、风险管理以及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方面,建立核心的竞争优势。”
下一个五年 担当更多国家和社会责任
走过了第一个五年的马上消费金融,近三年在业绩上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净利润和营收逐年增长。2017年至2019年,马上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分别为5.78亿元、8.01亿元、8.53亿元;营业收入分为为46.68亿元、82.39亿元、89.99亿元。另外,其注册资本经过三轮增资,已经达到40亿元。
不过,赵国庆坦言, 利润、规模、交易额这些一直以来都不是马上消费金融追求的目标。 “我们不以盈利最高为荣,而是以高质量发展为荣,以社会责任的担当为荣,坚持长期能力构建,放弃短期的利益目标。做消费金融不应该是暴利行业,稳健审慎发展才是良性的。我们对高质量发展的定义是定价要低、不良要低、服务体验更好、服务客群更广,盈利规模不重要。”

(图:马上消费金融团队合影)
展望下一个五年,赵国庆表示,马上消费金融还会继续坚持全闭环能力建设、坚持科技驱动和数字化、坚持开放平台,坚持合规经营、坚持重视风控,致力于打造能够担当更多国家和社会责任的国民企业。
展望未来,四个关键词透析下个十年发展趋势
个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体大环境的变化。 回顾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的十年,赵国庆表示,消费金融在不断变革与开放中逐渐发展壮大、成熟完善,在拉动内需消费、支持供给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认为,消费金融是绿色金融,是实体经济金融,是普惠金融、创新金融。 因为消费金融具有小额分散、结合消费场景、服务方式灵活等优势,在推动金融创新与金融普惠、助力消费升级、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扮演了重要角色。每一次消费其实代表的都是去产能,代表着供给侧改革,代表着对内需的拉动。 同时,消费金融行业的诞生与发展就是金融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一次创新改革,消费金融公司是具有高度互联网属性、小灵快的新型金融机构,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赵国庆进一步补充说。
从宏观层面来看,消费金融行业在十年发展的过程中也迎来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
2016年,央行、原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2017年,原银监会发布《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
“政策上,中央及监管给予了消费金融公司大力支持和鼓励,可以说暖风频吹。一系列政策和文件的发布,既提出了对消费金融的积极鼓励,同时也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赵国庆表示。
此外,赵国庆认为,在监管层面,机制不断完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有效促进了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包括近年来国家出台打击恶意逃废债的政策,互金专项整治活动,对现金贷、校园贷的规范等,以及2019年以来在扫黑除恶、数据信息安全、支付安全、消费者保护、科技发展等多层面的规范、清理、整顿,都进一步加速了市场出清,净化了市场环境。
对于2019年国家对现金贷的严监管,赵国庆表示,“监管趋严对行业肯定是利好。长远来看,有利于行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和回归有序;对消费金融行业,以及对有合规能力的公司来说,严监管下对不合规机构的清理、整顿,带来的是更好的发展机遇、更加透明规范高效的市场和更加公平公正的赛道。”
对于消费金融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赵国庆提出了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科技融合。 未来消费金融行业正在迈入科技融合、积极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将会加速,与金融场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无论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还是区块链等等,这些技术会跟金融业务深度协同。
第二个是开放生态。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加大。在开放的金融生态中,作为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各机构在资金、流量、场景、数据、科技等多个维度深度融合,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藩篱,推进生态内各合作伙伴共赢发展。消费金融牌照将越来越主流,迎来更加多元、多类型的机构进入,生态间的合作融合、共赢赋能也是重要趋势。
第三个是强监管。 这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金融业务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一定的能力,但是也暴露出一定的风险。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金融的强监管会持续。
第四个是服务实体。 消费金融会更为专注地服务实体经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因为只有实体经济繁荣,金融才可以繁荣,下一步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