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构建金融领域反电信诈骗联合防控体系

来源:法治日报时间: 2023年10月11日

伴随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近年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愈发猖獗。与传统犯罪方式相比,电信诈骗花样多变,隐蔽性更强、涉案金额更大、受害人数更多,极大破坏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网络空间幸福感。

金融机构作为电信诈骗资金链条的最后一环,对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承担着重要责任,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以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22年5月,马上消费运用前沿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自主研发并上线反电信欺诈系统,采集融合新的案例不断进行优化迭代,拦截效率及准确率不断提升,自上线至2023年8月末,公司遭遇电信欺诈类贷款申请20000多起,成功拦截15000多起,准确率超70%,累计为15000多位用户,挽回相关经济损失约2.4亿元。

个人贷款类电信诈骗的主要类型

当前金融机构遭遇的与个人消费信贷相关的电信诈骗主要有以下五大类:

一是推广和网络兼职诈骗。这类诈骗以拉人头进行推广营销,或以网络兼职赚钱(包含刷评、刷单、看视频、看广告)等方式进行诈骗,其过程中通常要求被害人进行垫资。伴随返佣门槛不断提升,要求垫付的资金额度越来越大,对缺乏资金的人员诱导申请贷款并实施诈骗。此类诈骗多为受骗人主动联系,不法分子通过组建微信“刷单群”等方式实施群体性诈骗,且通常要求受骗人通过第三方网络链接进行操作,因而隐蔽性强、一次性涉众较广、金额较大,是当前金融机构遭遇的最普遍、频次最高的诈骗手法。

二是冒充电商客服进行诈骗。不法分子以商品问题、快递丢失、退款退货等为由,冒充电商客服以协助解决相关问题的名义实施诈骗,施诈过程中通常以验证电商账户真实性的名义,要求客户首先进行资金转账。为骗取更大金额,通常假借“服务”之名通过屏幕共享等方式代客向各平台进行贷款申请。此类诈骗受害人通常为网购用户,不法分子事先大肆非法窃取、收购买家网购信息及快递面单信息,以退款、理赔等为由对买家或平台商家实施精准诈骗。此类诈骗大多经过周密设计,实施诈骗过程中反提醒、反侦查意识极强,提前通过话术设计,教唆被害人应对风险提醒并拦截提示电话。

三是冒充金融客服进行诈骗。不法分子以“金融账户存在风险”“修改账号信息”“清理贷款平台”“修改不良记录”“提额”等为由冒平台客服进行诈骗。此类诈骗同冒充电商客服类似,多存在个人信息泄露在前,实施诈骗在后的情况,因不法分子已精准掌握部分信息,较易获取被害人信任,从而极大提升诈骗成功率。

四是色情引诱诈骗。不法分子通过色情引诱受害人点击违法链接或下载不法APP后获取受骗人私密照片、视频、聊天记录等,并以此为威胁,要求被害人转账或贷款后转账。此类诈骗充分利用被骗人碍于自身“行为污点”不便报警,倾向于破财了事的心理,反复敲诈勒索,对受骗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困扰。

五是冒充政府性机关单位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银保监会”等政府机关人员,通常以当下新闻事件或政策热点为基础编造诈骗理由,获取受骗人信任后实施诈骗。此类诈骗是较为典型的电信诈骗之一,且常与二次诈骗相关,即诈骗分子通过其他诈骗方式得手后,再冒充相关政府部门号称“协助维权”,以此实施二次诈骗,对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害的同时极大破坏政府部门公信力。

构建全链路防诈体系

为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马上消费已逐步构建起从事前到事后的全链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御体系。该体系基于海量账户、行为、设备等各类多维大数据,实现高并发下的实时计算,能快速稳定实现毫秒级欺诈风险决策,并通过界面化、图形化快速实现策略及模型的部署,第一时间感知风险态势、及时预警。

对内,多形式捕捉电信诈骗信息。一是监测电信欺诈引发的数据波动。打造多维度数据监测体系,抓取因电信欺诈引发的贷前短时行为、贷中提前结清、贷后首次逾期、受骗客户投诉量等维度数据,打造完整的涉诈案件全流程监测体系,根据监控到的数据波动,提前掌握诈骗分子攻击方向和手法变化,及时有效调整防控体系。二是深度访谈了解被骗人受骗细节。对主动来电告知被骗经历,或公司监测到的遭遇电信欺诈的客户逐一进行人工深度访谈,详细了解不法分子具体作案手法、客户当时心理活动及事后反应等,为公司持续完善风控模型和策略提供现实依据。三是密切跟踪监测电诈舆情。打造电信欺诈外部舆情监控体系,对市场上的电信诈骗新形势、新手法进行密切跟踪监测,及时组织专家团队分析其典型行为特征,第一时间构建风控模型,部署风控策略。

对外,建立多方联防联控机制。一是公司于2019年起,逐步与山西、重庆、江苏等24省份公安机关反欺诈中心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通过各地反诈中心同步的疑似受害客户名单,及时锁定风险,对相关客户账户进行实时管控和提醒。二是借助公司牵头成立的打击金融黑产联盟(AIF联盟),与金融同业初步建立了不定期信息互通机制,定期同步新型诈骗手法和有效防控手法,充分借助行业力量进行联防联控。

此外,马上消费从受害人和施诈人双视角提取相关信息特点、行为特点,精准刻画受害客户画像,深度还原受骗场景,针对性构建反电诈风控模型。

经研究,涉及电信欺诈的客户相较其他正常类客户具有较多异常点。例如,安装来源不明APP。在不法分子蛊惑下,客户在贷前安装了来源不明的、或极易与部分诈骗手法捆绑的APP。据马上消费不完全统计,当前市场上常见的类似APP约4000个,其日均活跃用户数量均不可小觑。又如,客户设备及行为异常。受不法分子控制,客户在贷款过程中设备持续开启屏幕共享或保持通话等,同时因不法分子频繁催促,申请页面浏览时间极短,迅速跳过相关步骤进行申贷操作。再如,贷后表现异常。在意识到被骗后,客户倾向于立即在首期提前结清还款。或因被操控在多家平台申请了贷款,合计金额较大,客户无力偿还,进而更易发生首期还款逾期等。

对此,针对疑似遭遇电信欺诈的客户,在客户发起金融贷款流程时,公司反欺诈系统迅速对其异常行为进行甄别,快速进行风险评级并形成分级管理决策方案。

针对风险等级低的客群,进行流程页面弹窗,提醒受害客户的同时亦对可能正在进行屏幕共享的诈骗分子起到一定警示作用;对中等风险等级客群,进行智能AI电话回访,实时阻断诈骗分子与客户的沟通渠道,同时根据客户反馈内容执行对应的账户管控方案(如延迟放款、交易拦截等),减少客户资金损失;对高风险等级客群,进行贷款申请强制拦截和账户冻结,并实时发起智能AI/人工电话回访任务,对管控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防止客户因受骗而继续申请其他同业信贷产品。

需要形成全行业合力

虽然马上消费针对反电信诈骗工作做了一些探索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电信诈骗花样持续翻新,手法日益专业,防控难度不断增大,做好这项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即使单家机构防控有效,也无法伤及诈骗利益链条的根本,迫切需要监管部门的指导和统筹,形成全行业合力。

一是诈骗团伙“四化四难”,对金融机构防范反应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当前电信网络诈骗不断专业化、集团化、链条化、境外化,已经形成一条分工清晰的产业化犯罪链条。集团内部分工明确、流程清晰,技术手段、技术设备乃至诈骗话术持续更新;诈骗团伙反侦查意识增强,诈骗团伙头目主要藏匿于东南亚等国家,实行“无接触化”的合作,以逃避公安打击,客观上造成当前电信诈骗防范难、提示难、追踪难、打击难的“四难”局面。

二是诈骗手段快速翻新,对金融机构防范反应的时效要求进一步提高。随着电信诈骗知识普及,诈骗手段手法花样翻新节奏提升,对金融机构从手法知悉、模型构建到上线启用直至策略生效的全流程反应时效要求极高。金融机构用已知“套路”构建的风控模型捕捉新手法、新花样,客观上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须不断刷新风控策略,对金融机构精准识别诈骗类型,快速调用相关策略的时效性要求极高,人力、物力、时间成本投入巨大。另一方面,根据测算,电信诈骗案件从接触到成功实施诈骗时间较短,一般均在4小时内,其中金融机构介入时间相对靠后,在前期较长的作案时间内,不法分子已充分对客户进行心理宣传、意识蒙蔽甚至通过话术引导提前进行了反提示和反侦查的相关操作,作案过程中留给金融机构应对的时间短、难度大。

三是客户意图识别难,投诉机率高,对金融机构防范反应的识别精度要求进一步提高。受骗人虽是受不法分子引诱或威胁向金融机构发起贷款,但从金融机构视角来看,其贷款申请均由客户本人主动发起,其借款意愿和常规有资金需求申请贷款的客户基本一致,真实意愿难以判别。对于该类情况,金融机构出于审慎角度考虑,在风险提示失效后,若强制干预和管控,可能引发部分正常申贷客户投诉。因此,必须具备极高的识别精度,才能避免因防控策略不准确而产生的投诉问题。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建议由银保监会或银行业协会牵头,建立金融机构防范电信欺诈工作组,汇聚全行业信息、技术、经验,形成联防联控的机制,更大广度和深度防范个人信贷领域的电信欺诈。

(孙磊 作者系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公告

关于不法分子冒用我司名义行骗的风险提示

近期,我司监测到有不法分子通过冒充马上消费或安逸花客服、发布虚假客服热线或还款渠道、引导注册虚假APP等形式,以“添加微信办理贷款”“刷流水提额”“快速转人工”“联系客服提前还款”“发送虚假APP链接”等手段实施诈骗。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现就相关事项提示如下。

  • 一、认准官方电话。我司官方客服热线号码为95090(9:00-22:00),还款热线号码为400-032-8876(8:30-21:30)。
  • 二、认准公司产品。我司旗下产品有安逸花、马上金融和优逸花,您可通过我司官网https://www.msxf.com/product或手机端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公司对应产品的APP,切勿点击不明第三方链接或下载仿冒APP。
  • 三、核实客服真假。我司客服不会通过私人QQ或微信指导办理贷款、提额、还款等业务。不会以“保证金”“认证金”“工本费”名目收取费用。也不会向您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更不会要求您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共享屏幕
  • 四、还款注意事项。我司旗下产品,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要求您还款至私人账户。通过短信链接还款时,注意核对对应的还款信息。
  • 五、对冒用我司名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我司予以坚决打击。若您遇到诈骗,请立即拨打反诈专线96110或报警电话110,并保存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
  • 请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如遇到无法辨别的情况,或者在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拨打我司官方客服热线95090核实。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申请额度

投诉建议

调解室

在线咨询

官方微信

投诉建议
我的反馈

    提交成功

    您的反馈已受理

    请在投诉建议中查看反馈进度,感谢您的支持与建议

    关闭
    小马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