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群体获取投资理财知识和市场行情信息的渠道较窄、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容易听信虚假宣传等特点,引导老年人掉入投资理财陷阱中,给部分老年消费者的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帮助老年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小马整理了常见的几类投资理财陷阱,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高额回报承诺类
1、“收藏”公司
这些所谓的“收藏”公司一般会宣传有很多外国货币和艺术品可供收藏,并承诺定期会对这些货币和艺术品进行高价回收,在老年人购买了“收藏”品后,“收藏”公司一般都会人去楼空,而这些所谓的“收藏品”往往都没有收藏价值。
2、“科技医药”公司
这类公司宣传通常以“科技医药”为卖点,大肆宣传新发明的绿色保健食品、让人重返年轻的护肤品、抗疫神药等产品,并向老年人承诺投资、发展下线转卖产品都有高额分红,但实际上老年人投资后只会拿到一堆“鸡肋”产品。而老年人想要回本金,只能通过发展“下线”的方式继续坑害亲朋好友。
二、放长线钓大鱼类
1、免费游玩
犯罪分子往往会大力宣传“免费游玩”、“低价旅游”等具有诱惑性的活动,同时组织老年人在市区附近的免费公园或景点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一步步诱使老年人落入陷阱。
2、免费发放各种礼品
不法分子会利用老年人省钱的心理,向老年人免费发放廉价物品,例如食用油、纸巾、鸡蛋等生活物品,许多老年人最初都抱着“只领取礼品不投钱”的心理去参加,但大多数老年人最后都会被销售人员诱导。
三、“以情动人”类
当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独居,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现状,通过逢年过节电话问候、天冷天热短信提醒、定期家访、陪老年人看病、帮老年人做家务等方式,让老年人感受到子女不在身边也能享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渐渐听信骗局,深陷其中。
四、养老社保类
1、以房养老骗局。一些不法机构推出“以房养老”的理财产品,吸引老年人将房产抵押,并表示可以给老年人不错的收益。事实上这些公司却把老年人的房产按照更高的年息抵押给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套取资金,甚至允许这些小额贷款公司将房屋变卖。一旦资金链断裂,老年人将会房产财产两空。
2、一些无良中介利用部分老年人社保缴费年限不足,无法享受社保福利的漏洞,声称自己在社保局有关系,可以通过将劳动者劳动关系挂靠在某企业名下,然后利用代办的方式为劳动者补齐社保年限,正常领取保险金。老年人为了保障自己晚年的生活,极易上当受骗。
老年人应当怎样远离投资理财骗局呢?
1、不轻信宣传,谨慎做决定
不要盲目听信不法分子口中的“内部消息”、“一辈子只有一次”、“回报高”、“无风险”等说辞,一定要全面了解后再决定,不要冲动投资。
2、不要被蝇头小利打动
不要因为免费发放的鸡蛋、纸巾、洗衣液等产品或免费游玩活动去购买商品、进行投资,以免因小失大。
3、投资前对销售公司及人员全面了解
在投资前可通过“企查查”、“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网”、“信用中国”等渠道全面了解销售理财产品的公司及人员情况,确认销售公司及人员是否具备销售相关产品的许可或者资格证。
4、选择正规理财公司,合理规划自身财产
老年人投资购买理财应以稳为主,在投资前应合理规划自身财产,预留部分机动资金用于保证日常生活,投资理财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理财公司。
5、购买理财后要注意关注资产情况
购买理财后,要经常关注自己的账户,了解投资的理财产品运营情况,不能随意听信被委托方的一面之词。
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一定要谨慎对待各类投资理财陷阱,多学习投资理财和防诈骗知识,遇事多与子女商量,不要轻信“高收益”诱惑,切记不要随便乱投资,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